走进御传胃科

                               —— 承御医之秘术,扬文化之国粹。

         639.png

   任氏御传胃科传承馆,主要宣传和展示任氏中医脾胃病诊疗技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馆,任氏家传脾胃病诊疗技艺及验方,该技艺创始于光绪19年(即1893年),创始人任锡庚,字修如,清代御医,陕西人,17岁进入清内务府太医院,为光绪、宣统两朝掌印御医,兼上药房值宿供奉官。其经典著作六部,包括《任氏难经笔记》、《内病外治疗法》、《医宗简要》、《太医院志》、《九龙虫志》等。对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任老最擅长的就是运用上等药材药食同源成分来调理五脏运行机能,平衡人体阴阳,重在调理脾胃运化和气血循环,依次来达到彻底消除人体各种慢性症状的目的,此乃任氏全息疗法的精髓传承。      

    任老将其毕生的临床经验和验方均详细的记载在《任氏难经笔记》和《内病外治疗法》内,任老常随身携带两个药瓶,一曰《止痛散》专调脾胃疼痛等不适;一曰《还魂丹》专调气血瘀堵亏虚等问题。光绪26年(1900年)7月,任老跟随慈禧、光绪帝“西狩”陕西,后驻留长安民间行医,御赐匾额“为民除疾”,药铺亦名“御传堂”。解放前“御传堂”在长安的鼓楼和成都的陕西街及山西的洪洞县均开设了分号,在当地声誉颇高。尤其是任氏家传脾胃诊疗技艺,其理论遵循“道法自然,膳食养生,调脏腑气机平衡治未病为基础的和谐思维观念”为特征,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组成部分。  

       640.png

    第二代传承人任永祥,在三岁时父母因参加革命殉职,从小由爷爷任锡庚和奶奶抚养,四岁开始熟读四书五经,六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爷爷的中医中药文案笔记,耳濡目染对中草药特别痴迷,帮爷爷配药制药并实践中医切脉问诊,16岁熟练运用爷爷的著作《任氏难经笔记》和《内病外治疗法》上面的方剂调理各种胃肠疾病和气血疾病,以及筋骨损伤,骨骼错位增生等疼痛问题,深入继承了爷爷医学上的治病理念和精髓,20岁接管了爷爷在长安北院门创立的中药铺“任氏御传堂”。  

 641.png

    任永祥铭记爷爷的教诲,继承中医传统理念,积极发扬中医文化,推广中医技艺,让中医文化的星星之火在民间永不湮灭。他广收学徒,不断扩大“御传堂”的影响力,很多弟子将任锡庚的胃寒散方剂做成小包走街串巷一手摇着医铃,一手举着旗牌售卖,旗牌写到“胃寒胃痛吃一包,一时三刻管保好,有钱没钱稍一包,十人九胃少不了”。解放后,各地“御传堂”分号均归地方政府供销社统一管理,店内人员及任永祥本人均成为店内职工。直到1987年,任永祥除了工作外,协助爱人在灞桥区开设村卫生室。  

    第三代传承人任伯钧,任永祥二儿子,自幼勤奋好学,博览医书,常年四季和父亲形影不离,成为父亲行医时的贤内助,卫校毕业后子承父业,整理父亲一生行医中的经典秘方,熟读各种中医古籍经典,研究太爷爷《任氏难经笔记》、《内病外治疗法》等著作,灵活运用到自己行医之中,擅长调理脾胃,气血,疼痛病,皮肤病,男科妇科,并在止痛散和还魂丹配方的基础上更新全息疗法调脾胃补气血除慢病的秘方和外治法,为中医的发展融入了新的学术思想理论。后替父接班,成为供销社医药门市部职工,后担当门市部负责人,继承父亲的中医技艺,兢兢业业服务当地百姓,声誉颇高。  

    第四代传承人任英民,从小跟随爷爷学医采药配药,上高中时即可独当一面把脉开方。大学毕业,进入天津北门中医院工作,2005年9月回西安诊所行医,运用家传验方结合临床实践,主要以胃肠病和哮喘病为主;2008年开设陕西扁鹊中医特技培训部,培训全国各地中医学员上千人;2010年成立陕西西安扁鹊健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皮肤病连锁品牌宜福世家发展连锁200多家;2017年获得任氏脏腑调理法专利证书;2018年在西安开设12家翌目世家近视防控连锁机构;2023年10月在西安开设专科任氏御传胃科传承馆,一年半时间运用家传技艺和验方发展御传胃科连锁8家;评为西安市灞桥区任氏脾胃病诊疗技艺非遗传承人。  

   642.png